景觀特色:
已有百年的歷史澎湖觀音亭為三級古跡,主祀觀世音菩蕯,也是澎湖最早的一座佛教寺院,周邊規劃的親水游憩區為國際風帆賽場地,一旁于2004年完成啟用的西瀛虹橋則因觀音亭為西瀛勝境而得名,夜晚可見七彩霓紅燈照明,所以又稱彩虹橋,成為近年來澎湖花火節施放地點。
奉祀南海觀世音菩薩的觀音亭,位于聞名的澎湖灣畔,始建于1696年。觀音亭歷經了數百年來的歷史,古鐘亭的古鐘是康熙35年初建時所建,壁上有何志浩將軍撰、賈景德書的觀海歌;廟宇經過了數次重修,是在清朝光緒10年(1884年)法軍侵襲澎湖造成原本的觀音亭全毀,廟內的文物和兩尊觀音像、十八羅漢像、鐘等全被法軍掠奪。在1884年中法戰爭時一度被毀,而于1891年改建。
觀音亭旁即為歐式城堡造型的澎湖青年活動中心,其建材系采澎湖所產硓(石古)石和玄武巖,饒具特色。附近海域則是戲水人潮熙攘不斷的海水浴場,是眺望西嶼落霞美景的最佳地點。
大眾運輸:
搭飛機至馬公站下。
搭船至馬公港下。
西瀛虹橋
2004年建造完成的西瀛虹橋,是一座鋼型拱橋,長200公尺、橋面凈寬4.6公尺、最高處橋底距海平面約15公尺,撘配紅、橙、黃、綠、藍、靛、紫等七彩霓紅燈的照明設備,夜間照明色彩正是虹的原子光譜,加上觀音亭向有西瀛勝境的美名,于是拱橋命名之,觀音亭濱海公園的景色更加美麗;西瀛虹橋是近年來澎湖花火節施放的地點,除了霓紅燈的顏色以外,加上煙火色彩的襯托更是讓澎湖夜晚的天空增添了美麗。
四亭濱海
觀音亭左邊的觀潮亭是著名的景點,和介壽亭、海豚亭、懷恩亭是西瀛勝景中四亭濱海,觀潮亭可欣賞臺灣海峽的浪花美景、介壽亭俯視西嶼落日風情、海豚亭象征在澎湖海濱回游的海豚、懷恩亭則紀念蔣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