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人文景觀豐富,古厝、聚落亦屬探訪焦點,除馬公市興仁里的蔡廷蘭進士第、白沙鄉瓦硐村的張百萬舊宅外,西嶼鄉二崁村亦留存有一幢百年古厝,此外,重新整修完成的傳統閩南合院建筑群,保持傳統聚落風貌,并再利用為各式各樣博物館,且活化傳統產業,如二崁傳香、杏仁茶等,走在古色古香又純樸的二崁聚落古厝巷弄間,是您追古思情的好地方。
二崁陳家古厝屬陳氏家族所有,為三進平房大厝,以當地硓gu石與玄武巖為墻身,支撐屋頂結構,并以彩繪瓷磚、交趾陶、泥塑等為裝飾,瓦房、條窗、馬背,完全閩南傳統建筑形式,為民風淳樸的澎湖與二崁聚落增添傳統工藝之美。
大眾運輸:
搭乘臺灣好行媽宮.北環線(預約制)至二崁聚落站下。
馬公總站搭公車藍線-外垵線至二崁內站下。
二崁聚落保存區簡介
二崁聚落保存區位于澎湖縣西嶼鄉二崁村,為臺灣第一個傳統聚落保存區,聚落的空間形式仍保有許多傳統特色,空間分布上并具有調節氣候的益處,其意義在保存漢人開拓臺、澎的一個足跡,將原有的生活文化、民俗風情也繼續傳承下去;二崁聚落保存區在1989年被定位,并于1993年規劃后陸續進行各項整修工程迄今,2001成為傳統聚落特定區并在同年在澎湖縣歷史建筑票選中被選為澎湖縣歷史建筑十景之一,更成為臺灣歷史建筑百景之一。
傳統美食
走進二崁聚落不時有淡淡的杏仁茶香從常民管散發出來,對許多人而言,一般市售杏仁的味道并不好聞,但是二崁杏仁茶的味道與眾不同、香氣四溢擄獲了不少人心。若是各位到二崁的話,除了可以外帶,若是時間充裕,不妨坐在里面,用精致的杯子裝著杏仁茶細細品嘗,跟老板聊個天,了解這幾年來他們推動二崁的點點滴滴,或是二崁早期的風華歲月。
陳家古厝
二崁聚落保存區中擁有許多傳統建筑,其中以為重心,陳家古厝位于西嶼鄉二崁村6號,源自于清朝順治年間金門下坑人陳延益在此定居,,并發展出陳家村,由于澎湖冬季東北季風強大因此建于低地,為閩南五落式古厝,門廳、客廳、后廳三落之間并皆以天井串連,口字型的傳統合院配置型態形成室內外動線縱橫交錯,大廳前之子孫巷并利用小拱門與鄰居連絡并具有逃生系統的防御功能。陳家古厝以澎湖當地的咾咕石與玄武巖做為墻身,支撐屋頂結構,并有書畫彩繪、交祉陶、彩繪磁磚、泥塑的傳統建筑裝飾,相當具有澎湖的傳統工藝之美,,并在1988年4月25日列為第三級古跡。
博物館林立
二崁聚落保存區林立處處傳統建筑,讓這里每棟建筑物都是博物館,保有澎湖當地的傳統文化;二崁社區博物館內展示著二崁數百年來的聚落社區文化,村民將昔日古人生活的文物、器具等等全部捐出在此展覽,營造出二崁社區的凝聚力;二崁潮間帶館展示二崁地區昔日的潮間帶工具、石滬模型還有照片展示、昔日早期廚房擺設等等,展示品皆為就地取材,讓游客了解在地人的生活模式;二崁童玩館原本是牛棚、養豬舍、及堆肥處的荒廢空間,讓民眾回味、小孩體驗童玩的制作及展現,讓您體驗古早味的樂趣。